| 
						 台灣工作文化有一個很彆扭的習慣,我剛開始在台灣上班時有一次在電梯遇到隔壁公司的人。 
我們聊起來之後她說:「妳就是那個12點整就出去的人!我佩服妳,老闆還沒有出去妳怎麼敢先走。」 
當時我不太懂她的意思,自己很疑惑的想「中午本來就是personal time(自己的時間),12點整出去不是很正常?」 
過一陣子,我的老闆也說我:「Natalie很好,美式作風:準時上班,也準時下班」,那時我就開始意識到這好像不是國人的習慣。 
我私下問我同事:「那你都幾點下班?」 
「不一定,我都等老闆走才好意思下班」。 
我後來觀察到5:30可以走的時候,她還在裝忙,因為要等老闆先走。 
她每天比我多上班一個多小時是因為「不好意思!」我猜老闆也是不好意思準時下班──因為怕顯得工作不忙。 
西方文化裡比較重視personal life(私生活),工作也比較屬於責任式,把工作做好就好,到了下班時間,就是你的時間了! 
我下班後常有一些安排,所以更不想在公司浪費生命。 
為了避免交通尖峰時間,我甚至和我那個老闆協議讓我早五分鐘下班(和上班),而他也同意,而當我離職的時候,他很想留我,甚至我走了以後一直找我,希望我回去幫忙。 
所以尊重自己的personal life時,一樣能擁有很好的工作表現和老闆的肯定。 
 
新出爐的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(IMD)「世界競爭力年報」用了314個項目來評比世界前49個主要國家的競爭力。 
結果有一個很有趣的發現:台灣人一年工作高達2282小時,全球排名第一,但是去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卻是倒數第十名,排名第四十。 
這矛盾的數字或許歸因於華人的「不好意思症候群」。     
						
						
						
   
♥順子老婆的網拍,請多關照∼ 
 
If you don't like something, change it. 
If you can't change it, change your attitude. 
Don't complain!
  
						 |